[ 旅遊日記 ] 邊城鳳凰遊:在沱江聽濤山上懷從文
在鳳凰古城沈從文故居,我買了一本先生的《從文自傳》,在回程的火車翻讀著,彷彿又走進鳳凰,走進沈從文,他的過去,他的童年、他的所思所想,他那條像他思想一般清澈的河。“這雖然只是一個輪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卻浮凸起來,彷彿可用手去摸觸。”——他回憶的是他過去的那個小城,我要寫的則是今天的鳳凰,一個陌生的途人對小城的感覺:煙雨朦朧的沱江、風雨橋;江面的小舟和臨江的吊腳樓;古城紅砂石壘就的城樓、青石板鋪成小巷和蠟染的苗族服飾;懷著一些憂鬱、帶著一些傷感的沈從文故居、墓碑……
(一)
我想,直到今天,鳳凰仍是一個“邊城”,一個湘西偏遠、緊鄰貴州的小縣城。
沈從文曾在書中所說:“一個好事人,若從一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去尋找,當可在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了一個名為‘鎮竿’的小點。”
這小點就是今日鳳凰的沱江鎮!
如今,小城建於清康熙年間的長約兩公里的古城牆已崩塌,原古城四門也只剩東門“升恆”、北門“壁輝”;而南門“靜瀾”和西門“阜城”早已是蕩然無存了。走在城牆上,可望到清澈的沱江、城牆內外的民居和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小巷。
我們的遊程是從與城牆垂直的一條不過百米的小巷文星街開始的。這裡有著頗有韻味的朝陽宮和很為知名的民國第一任國務總理熊希齡的故居。
我們首先來到朝陽宮。朝陽宮又名陳氏宗祠,建於民國四年,在臨街朱紅色的門樓兩邊,嵌著精美的浮雕山水畫。入門,一排低矮的橫樑壓在頭上,穿過橫樑來到青石鋪就的庭院,回過頭來才發現,橫樑上是一個精巧的古戲台,我們正是從戲台下方進到朝陽宮的。鳳凰人是喜歡看戲的,導遊說,1982年,80歲的沈從文回到鳳凰,專門來這裡看了一場儺堂戲,看著看著就禁不住淚流滿面。頑童時喜歡看戲、看熱鬧的他,15歲就離開了家鄉,直到80歲才又一次看到家鄉的戲,那情感該是多麼強烈啊!
我不知道沈從文看的那場儺堂戲是不是這裡上演的最後一場,只是現在,這裡早已闢為“鳳凰書畫院”,靜得幾乎少有遊人。庭院正面一棟三間的正殿上方,掛著鳳凰頗有名氣的畫家黃永玉先生題寫的“鳳凰藝院”四個字。離開朝陽宮,沿著文星街往北不遠,一條短巷的盡頭,獨門獨院,就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熊希齡的故居。黑瓦木門,一方小院,後面是三間低矮的平房,幾個泥水工正在攪和著水泥,為他的故居修繕。
(二)
出文星街,沿著沱江邊的古城牆東行不到100米,我們來到北門。北門外是沱江虎嘯灘,灘上有一塊塊石頭墩子,間隔4、5米遠,墩子之間放上幾條長木,一個個連接起來,便成了人們過江的“橋”。但當地人並不稱其為“橋”,而叫做“跳巖”,並因此形成“北門跳巖”的景觀。跳巖上的木條很窄,僅能一人通過,兩人對面時,總要小心翼翼的避讓,或是擠在岩石上,等對面的人通過後再走。當有人掉下水時,引人歡聲一片。
從北門,我們沿著城牆一直走到東門,一路欣賞著城牆兩側黑瓦白牆、屋簷飛起,很有特色的民居。導遊引我們繞過東門,上到旁邊的虹橋,鳳凰美景“溪橋夜月”寫得就是這裡。
虹橋是一座南北走向、橫跨沱江的石拱風雨橋,建於明洪武年間,三拱兩墩,規模宏大,它恆古中帶點優雅、滄桑中帶點飄渺,遠望意境悠遠。沱江自東而西穿過虹橋,隨著沱江望去,近則,是懸在沙灣岩石上一排排吊腳樓,熙熙攘攘與虹橋上的風雨樓連為一體,在江面上留下隨波漂浮的倒影;遠則,是霞霧中的遐昌閣、萬名塔,以及淡淡的點點小舟,依著鳳凰小城的青山雲樹。這該是多麼美麗的一幅畫卷呀!
(三)
沿著江邊漫步,遊覽了沙灣盡頭的遐昌閣和萬名塔後,導遊做了一個絕好的安排,沿沱江漂流,直去沈從文墓地的聽濤山。
沱江,沈從文無疑是喜歡的,這裡曾留下他童年多少樂趣。他的天真、頑皮、逃學、說謊,也大多與這水有關。“學塾為了擔心學童下河洗澡,每到中午散學時,照例必在每人左手心中用硃筆寫一大字,我們尚依然能夠一手高舉,把身體泡到河水中玩個半天,……我感情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部分都與水不能分離。我的學校可以說是在水邊的。我認識美,學會思索,水對我有極大的關係。”嗚呼!沱江,它清澈的江水,把我們從沈從文的童年一直送到他離去的地方……
聽濤山,一座緊臨沱江的清秀小山,距鳳凰縣城一公里半,順江漂流不到20分鐘就可抵達;這裡既有山風松濤,又有江水急流,山水之間,清風呼呼,沈從文的墓葬在這裡,似能聽到鄉音,感到鄉情,淡泊平生,重歸故里,老人應該如願了。
望著腳下的沱江,又彷彿聽到沈從文童年洗澡時歡快的嘻笑聲,“這條河水有多少次差一點把我攫去,又幸虧他的流動,幫助我做著那種橫海揚帆的遠夢,方使我能夠依然好好的在人世中過著日子。”
可是,如今,這條河已將先生遠遠地帶去了……
(四)
離開聽濤山沈從文墓地,我們順著沱江,沿著過去的那條狹窄的官道走回小城。經准提庵(江心禪寺)、奪翠樓、東門和擺滿蠟(扎)染等苗族服飾的熱鬧小街,最後來到中營街10號,這裡就是沈從文故居。
沈從文祖居據說在貴州,他祖父曾作過貴州總督,後遷居鳳凰江家坪,之後再遷到鳳凰縣城的沱江鎮。這座故居就是當時他祖父為官時所置辦的,至今也已有百多年歷史了。故居不大,低矮的四合院正中是一方小天井,圍著的八間舊屋裡,陳列著沈從文生平的照片、文稿手跡和他各種版本的著作,正屋中堂掛著一幅他的素描畫像,左側廂房是他過去的臥室,雕花的木窗透著湘西的風情。1902年沈從文誕生在這裡,並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15歲時,沈從文離開了這裡,離開了鳳凰,故居也幾經易主,1982年沈從文重回故鄉時,這裡還住著其他人家。直到1988年,當地政府才購回此屋,重新修復,並掛上了“沈從文舊居”的匾額。
“我就生長在這樣一個小城裡,將近十五歲時方離開。出門兩年半回過那小城一次以後,直到現在為止,那城門我還不再進去過。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現在還有許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裡,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裡。”在沈從文那本自傳裡,他這樣眷念般地寫道。現在想起來,似乎引我尋覓、並一路陪伴的,正是他這種對鳳凰的眷念之情……
(五)
這是到鳳凰的第三天了,當晚我們將離開鳳凰返程。大家都打算利用最後一天逛逛小城,吃點當地的美味小吃,再買些蠟染的絲巾、挎包之類的苗族服飾,或鳳凰盛產的獼猴桃,而我則想再看看與沈從文有關的地。和南長城。
於是在一位導遊的帶領下,我來到文昌閣小學,那是沈從文讀過的小學。文昌閣小學創辦於清末光緒年間(公元1904年),至今也近百年了。1982年5月,沈從文回到鳳凰第三天就來到這裡,當他走到老師辦公室時,向裡面所有的老師行了一個鞠躬禮。老師們甚感過意不去:“你是這裡的前輩,我們應向你敬禮才是。”他說:“我以前是這裡的學生,現在還是這裡的學生,學生理應向老師敬禮的。”他看到門外許多小學生在探望,就招呼大家進來,“我們都是同學嘛!",一片眷戀之情讓人肅然起敬。
下午,我登上南長城,南長城只是山頭的一個碉樓和與其相連的一段城牆,它們用一塊塊青石板砌築,雖是斷壁殘垣,但是居高臨下,仍能感受到它的巍然。與中國北長城東西走向不同,南長城則是南北走向。它綿延190多公里,其中在鳳凰境內就有近100公里,繞山跨水,扼守著雲貴高原通往湖南的一道道關口。
我用我那部老式的Nikon,留下了巍峨的碉樓,留下了古老的石板寨、留下了遠去的沱江和苗族女孩甜美的笑容;當我透過鏡頭向鳳凰望去,遠處只是一片霧靄,但我似乎仍能看到那小城,那城樓、跳巖、吊腳樓、風雨橋……一切的一切,我又想起沈從文的那段話:”這雖然只是一個輪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卻浮凸起來,彷彿可用手去摸觸……”。
我想,直到今天,鳳凰仍是一個“邊城”,一個湘西偏遠、緊鄰貴州的小縣城。
沈從文曾在書中所說:“一個好事人,若從一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去尋找,當可在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了一個名為‘鎮竿’的小點。”
這小點就是今日鳳凰的沱江鎮!
如今,小城建於清康熙年間的長約兩公里的古城牆已崩塌,原古城四門也只剩東門“升恆”、北門“壁輝”;而南門“靜瀾”和西門“阜城”早已是蕩然無存了。走在城牆上,可望到清澈的沱江、城牆內外的民居和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小巷。
我們的遊程是從與城牆垂直的一條不過百米的小巷文星街開始的。這裡有著頗有韻味的朝陽宮和很為知名的民國第一任國務總理熊希齡的故居。
我們首先來到朝陽宮。朝陽宮又名陳氏宗祠,建於民國四年,在臨街朱紅色的門樓兩邊,嵌著精美的浮雕山水畫。入門,一排低矮的橫樑壓在頭上,穿過橫樑來到青石鋪就的庭院,回過頭來才發現,橫樑上是一個精巧的古戲台,我們正是從戲台下方進到朝陽宮的。鳳凰人是喜歡看戲的,導遊說,1982年,80歲的沈從文回到鳳凰,專門來這裡看了一場儺堂戲,看著看著就禁不住淚流滿面。頑童時喜歡看戲、看熱鬧的他,15歲就離開了家鄉,直到80歲才又一次看到家鄉的戲,那情感該是多麼強烈啊!
我不知道沈從文看的那場儺堂戲是不是這裡上演的最後一場,只是現在,這裡早已闢為“鳳凰書畫院”,靜得幾乎少有遊人。庭院正面一棟三間的正殿上方,掛著鳳凰頗有名氣的畫家黃永玉先生題寫的“鳳凰藝院”四個字。離開朝陽宮,沿著文星街往北不遠,一條短巷的盡頭,獨門獨院,就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熊希齡的故居。黑瓦木門,一方小院,後面是三間低矮的平房,幾個泥水工正在攪和著水泥,為他的故居修繕。
(二)
出文星街,沿著沱江邊的古城牆東行不到100米,我們來到北門。北門外是沱江虎嘯灘,灘上有一塊塊石頭墩子,間隔4、5米遠,墩子之間放上幾條長木,一個個連接起來,便成了人們過江的“橋”。但當地人並不稱其為“橋”,而叫做“跳巖”,並因此形成“北門跳巖”的景觀。跳巖上的木條很窄,僅能一人通過,兩人對面時,總要小心翼翼的避讓,或是擠在岩石上,等對面的人通過後再走。當有人掉下水時,引人歡聲一片。
從北門,我們沿著城牆一直走到東門,一路欣賞著城牆兩側黑瓦白牆、屋簷飛起,很有特色的民居。導遊引我們繞過東門,上到旁邊的虹橋,鳳凰美景“溪橋夜月”寫得就是這裡。
虹橋是一座南北走向、橫跨沱江的石拱風雨橋,建於明洪武年間,三拱兩墩,規模宏大,它恆古中帶點優雅、滄桑中帶點飄渺,遠望意境悠遠。沱江自東而西穿過虹橋,隨著沱江望去,近則,是懸在沙灣岩石上一排排吊腳樓,熙熙攘攘與虹橋上的風雨樓連為一體,在江面上留下隨波漂浮的倒影;遠則,是霞霧中的遐昌閣、萬名塔,以及淡淡的點點小舟,依著鳳凰小城的青山雲樹。這該是多麼美麗的一幅畫卷呀!
(三)
沿著江邊漫步,遊覽了沙灣盡頭的遐昌閣和萬名塔後,導遊做了一個絕好的安排,沿沱江漂流,直去沈從文墓地的聽濤山。
沱江,沈從文無疑是喜歡的,這裡曾留下他童年多少樂趣。他的天真、頑皮、逃學、說謊,也大多與這水有關。“學塾為了擔心學童下河洗澡,每到中午散學時,照例必在每人左手心中用硃筆寫一大字,我們尚依然能夠一手高舉,把身體泡到河水中玩個半天,……我感情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部分都與水不能分離。我的學校可以說是在水邊的。我認識美,學會思索,水對我有極大的關係。”嗚呼!沱江,它清澈的江水,把我們從沈從文的童年一直送到他離去的地方……
聽濤山,一座緊臨沱江的清秀小山,距鳳凰縣城一公里半,順江漂流不到20分鐘就可抵達;這裡既有山風松濤,又有江水急流,山水之間,清風呼呼,沈從文的墓葬在這裡,似能聽到鄉音,感到鄉情,淡泊平生,重歸故里,老人應該如願了。
望著腳下的沱江,又彷彿聽到沈從文童年洗澡時歡快的嘻笑聲,“這條河水有多少次差一點把我攫去,又幸虧他的流動,幫助我做著那種橫海揚帆的遠夢,方使我能夠依然好好的在人世中過著日子。”
可是,如今,這條河已將先生遠遠地帶去了……
(四)
離開聽濤山沈從文墓地,我們順著沱江,沿著過去的那條狹窄的官道走回小城。經准提庵(江心禪寺)、奪翠樓、東門和擺滿蠟(扎)染等苗族服飾的熱鬧小街,最後來到中營街10號,這裡就是沈從文故居。
沈從文祖居據說在貴州,他祖父曾作過貴州總督,後遷居鳳凰江家坪,之後再遷到鳳凰縣城的沱江鎮。這座故居就是當時他祖父為官時所置辦的,至今也已有百多年歷史了。故居不大,低矮的四合院正中是一方小天井,圍著的八間舊屋裡,陳列著沈從文生平的照片、文稿手跡和他各種版本的著作,正屋中堂掛著一幅他的素描畫像,左側廂房是他過去的臥室,雕花的木窗透著湘西的風情。1902年沈從文誕生在這裡,並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15歲時,沈從文離開了這裡,離開了鳳凰,故居也幾經易主,1982年沈從文重回故鄉時,這裡還住著其他人家。直到1988年,當地政府才購回此屋,重新修復,並掛上了“沈從文舊居”的匾額。
“我就生長在這樣一個小城裡,將近十五歲時方離開。出門兩年半回過那小城一次以後,直到現在為止,那城門我還不再進去過。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現在還有許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裡,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裡。”在沈從文那本自傳裡,他這樣眷念般地寫道。現在想起來,似乎引我尋覓、並一路陪伴的,正是他這種對鳳凰的眷念之情……
(五)
這是到鳳凰的第三天了,當晚我們將離開鳳凰返程。大家都打算利用最後一天逛逛小城,吃點當地的美味小吃,再買些蠟染的絲巾、挎包之類的苗族服飾,或鳳凰盛產的獼猴桃,而我則想再看看與沈從文有關的地。和南長城。
於是在一位導遊的帶領下,我來到文昌閣小學,那是沈從文讀過的小學。文昌閣小學創辦於清末光緒年間(公元1904年),至今也近百年了。1982年5月,沈從文回到鳳凰第三天就來到這裡,當他走到老師辦公室時,向裡面所有的老師行了一個鞠躬禮。老師們甚感過意不去:“你是這裡的前輩,我們應向你敬禮才是。”他說:“我以前是這裡的學生,現在還是這裡的學生,學生理應向老師敬禮的。”他看到門外許多小學生在探望,就招呼大家進來,“我們都是同學嘛!",一片眷戀之情讓人肅然起敬。
下午,我登上南長城,南長城只是山頭的一個碉樓和與其相連的一段城牆,它們用一塊塊青石板砌築,雖是斷壁殘垣,但是居高臨下,仍能感受到它的巍然。與中國北長城東西走向不同,南長城則是南北走向。它綿延190多公里,其中在鳳凰境內就有近100公里,繞山跨水,扼守著雲貴高原通往湖南的一道道關口。
我用我那部老式的Nikon,留下了巍峨的碉樓,留下了古老的石板寨、留下了遠去的沱江和苗族女孩甜美的笑容;當我透過鏡頭向鳳凰望去,遠處只是一片霧靄,但我似乎仍能看到那小城,那城樓、跳巖、吊腳樓、風雨橋……一切的一切,我又想起沈從文的那段話:”這雖然只是一個輪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卻浮凸起來,彷彿可用手去摸觸……”。
部落格最新發佈
評 論
發表評論
1 | 歡迎你參與評論 請勿發表與政策法規所不允許的言論。所引起的糾紛應由您個人承擔。
2 |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美景旅遊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3 | 當您提交即說明您知曉並同意以上條件。
2 |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美景旅遊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3 | 當您提交即說明您知曉並同意以上條件。
部落格搜尋 :: Search
中國假期旅行 :: Holiday
旅遊部落格首頁 :: Home
更多旅遊欄目 :: Links
月份歸檔 :: Archives
- 2011年01月
- 2010年12月
- 2009年05月
- 2009年04月
- 2009年03月
- 2009年02月
- 2009年01月
- 2008年12月
- 2008年11月
- 2008年10月
- 2008年09月
- 2008年08月
- 2008年07月
- 2008年06月
- 2008年05月
- 2008年04月
- 2008年03月
- 2008年02月
- 2008年01月
- 2007年12月
- 2007年11月
- 2007年10月
- 2007年09月
- 2007年08月
- 2007年07月
- 2007年06月
- 2007年05月
- 2007年04月
- 2007年03月
- 2007年02月
- 2007年01月
- 2006年12月
- 2006年11月
- 2006年10月
- 2006年09月
- 2006年08月
- 2006年07月
- 2006年06月
- 2006年05月
- 2006年04月
- 2006年03月
- 2006年02月
- 2006年01月
- 2005年12月
- 2005年11月
- 2005年10月
- 2005年09月
- 2005年08月
- 2005年07月
- 2005年06月
- 2005年05月
風光圖片 :: Photos
- 圖片:西藏攝影作品
- 圖片:貴陽美食
- 亞洲12處絕美的世界遺產
- 中國最美的旅遊景點
- 圖片:中國最美六大冰川
- 四川九寨溝圖片欣賞(A
- 四川九寨溝圖片欣賞(B
- 圖片:全球十大湖泊
- 圖片:神仙池風景區
- 四大佛教名山-九華山
- 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
- 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
- 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
- 中國旅遊:黃山風景區
- 圖片:50家亞洲頂級酒店
- 西藏聖湖:羊卓雍措風景
- 圖片:九寨溝冬天風景
- 圖片:九寨溝秋天風景
- 北京奧運會主會場鳥巢圖片
- 圖片:泰國皮皮島
- 攝影:川西風光
- 攝影作品:九寨溝色彩篇
- 風光攝影:桂林山水圖片
- 迪拜棕櫚島亞特蘭蒂斯酒店
- 絕美的島國風光:塞班島
- 四川風光:冬天海螺溝圖片
- 攝影:西藏旅遊風景照片
- 令人神往的喜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