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01 08:28:22  Category: 精彩網摘  By: Travel Blog  Technorati Search

旅途見聞:揭秘陝西十大怪異之處

  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地貌、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在衣、食、住、行、樂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彙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
         這些都是老習俗,很多見在已經不多見了。
一、 麵條像腰帶
  俗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盛產小麥。小麥也就成了關中人的主要食糧之一。而麵條則是關中人最主要的飲食。關中人吃麵,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並稱之為“biangbiang面”。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裡,無論是澆肉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饑。
 
二、 鍋盔像鍋蓋
  鍋盔是用麥面製成面坯,在鐵鍋上烙烤而成的一種餅子。它既是陝西人的主食,又是出外隨身攜帶的乾糧。
    關於鍋盔的起源,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說,鍋盔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火燒博望坡後,為幫關羽穩定軍心而發明的;有的說,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名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麵團放進頭盔裡,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了餅。因為是用頭盔烙制而成的,所以叫做鍋盔。
   不管怎麼講,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陝西人做鍋盔,將面和得很硬,甚至用手都揉不動,只能借助木槓子,用全身的力量來壓揉,壓成圓餅以後,放在鐵鍋裡,用麥秸火慢慢烙烤,並用微火煨熟。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裡酥、清香可口,放上十數八天也不會變味。陝西農村的鐵鍋都很大,直徑一般都在二尺以上,所以烙出的鍋盔又大又厚,很像一個鍋蓋。這大概也是陝西人純樸性格和豪爽氣度的一種顯現吧。
 
三、 辣子是道菜
  陝西盛產辣椒。陝西的辣椒色紅個長頭尖,味極辣,當地人俗稱“線辣子”或“尖辣子”。出口到國外,被稱為“秦辣”。人們普遍認為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陝西人吃辣椒比湖南人、四川人厲害的多。湖南、四川人只是把辣椒當作一種調味品,而陝西人則實實在在地把辣椒當菜吃。
   陝西人吃辣子,是先將辣椒摘去蒂把,用文火炕干,再用舀子搗成粉狀,經過篩羅,再讓上細鹽,最後用較多的滾油潑一下,就成了當地著名的"油潑辣子"。這種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這種辣子富含脂肪、蛋白質和無機鹽,具有開胃、下飯、增進食慾之功效。
 
四、泡饃大碗賣
    陝西的冬季漫長、寒冷。所以,人們就要吃一些帶湯水而又熱火的飯食。於是就產生了牛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大肉煮饃、羊血泡饃等極受人們喜愛的種泡饃。這種泡饃有干有湯,又熱又香,很叫人開胃口。所以,一般人都能吃得很多。各個泡饃館為了滿足顧客的要求,便選用了一種耀州產的大瓷碗來裝盛泡饃。於是,“泡饃大碗賣”就產生了。
 
五、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直徑一尺左右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在關中農村,差不多每個村莊都有一個人們聚在一起吃飯的地方,或大槐樹下,或村頭宅邊。每到吃飯時,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蹲在一起,一邊滋滋有味地吃著飯,一邊津津樂道地啦著話,什麼變換花樣的飯菜,大家甚至還要互相品嚐一下,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陝西人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時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現在這種大個的瓷花碗已經很少見了,陝西人的餐桌越來越豐富了,碗也用小了,只是吃粘(ran)面的時候來個大碗才過癮:)

 

 六、帕帕頭上戴
   陝西的關中盛產棉花,當地農村很早就有用棉花紡紗織布的習慣。當地人愛把這種用棉花紡織而成的土布梁成黑色。所以,在關中農村,中老年人有服裝大多是黑色的。這大概與秦始皇以水為德,崇高黑色的遺習有關吧。
   關中農村的老年婦女,差不多人人頭上都戴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外地人不理解這是為什麼。其實,這種帕帕的實用性很強,可防風、防塵、防雨、防曬,可擦汗、可潔手,還可臨時用來包東西。
    這個現在更為罕見了,也許再過十幾年就消失了也說不準。  

七、房子半邊蓋
    由於我國幅源遼闊,各地民居的式樣都各不相同。但是像陝西這半邊屋的建築式樣,卻實屬罕見。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近百年來陝西農業緩慢發展的過程中,人口卻迅猛的增加。農村中原來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眾多,住宅緊張,於是便產生了我國建築史上的怪胎--房子“半邊蓋”。
   這種"半邊蓋"的房子,看起來是一種奇特的形樣,實際上這是人口膨脹的一個危險信號。我想,隨著我國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開展,這種"半邊蓋"的房子可能會有減無增,直至消失吧。
    幾個網友提醒的,房子蓋半邊可不是什麼人口膨脹,有的地方由於地勢問題所以蓋半邊房子可以省很多材料,也並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是那樣蓋的,還有由於那會由於水資源不足所以這樣能更好的聚集雨水,但是現在這些已經很少見了。

 第八怪 姑娘不對外
   關中平原,土地肥沃,澆灌方便。只要有種子入土,基本上便可不為吃飯而發愁。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池於他鄉異地。關中地區很早就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姑娘們不遠嫁,主要原因是為了和娘家人好互相照應,互為親戚的雙方好走動。

九、不坐蹲起來
  由於關中的男人們一日三餐都要蹲在一起“開老碗會”,而且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加之,人們冬天喜歡蹲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曬暖暖"或或者"丟方"下棋。於是,關中人就養成了"蹲"的習慣。外地人說這是“板凳不坐蹲起來”。

十、唱戲吼起來
  陝西民風古樸,關中人幹活出大力,吃飯用大碗,唱起戲來自然也用大嗓門。關中的主要地方戲秦腔,其特點就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說:"唱秦腔要具備三個缺一不可的條件,一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這種說法儘管過分,但是吼上兩句戲,對於關中人來說,無論是唱的人或聽的人都是很樂意的。
   在地裡幹活,累了,吼上兩句秦腔,吼得人有勁了,聽的人也不乏了;趕馬車途中,寂寞了,吼上兩句秦腔,吼的人有精神了,聽得人也高興了。每當農閒之季,或者逢年過節,愛唱戲的人們總喜歡聚在一起,吼上幾段。這時候,只要絃索(笛子、胡琴等管絃樂器的俗稱)一拉,鑼鼓一打,附近的男女老幼立刻就會聞聲而動地聚攏而來,或當演員,或當聽眾。這就是既不花錢、又不費事,還十分熱鬧的“自樂班”。愛唱的、會唱的,都會在"鄉黨"們的推薦下或者是自報奮勇地吼上幾句。這種吼是義務的,不取任何報酬,只要聽眾們能叫聲"好",吼戲者的高興程度不亞於獲得了什麼大獎。吼的人,臉紅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聽的人,息聲靜氣,聽得如癡如醉。關中人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秦腔,聽起來過癮、解饞、嘹得很。


Post 旅途見聞:揭秘陝西十大怪異之處 to digg. Post 旅途見聞:揭秘陝西十大怪異之處 to Reddit add to stumbleupon Google Bookmark myweb bookmark on del.cio.us newsvine Tailrank magnolia Furl co.mments shadows simpy blinklist
PingTrackBack[ Copy ]http://blog.mjjq.com/trackback.php?id=1378
評 論
發表評論

姓名:

郵件: 保存個人信息?


1 | 歡迎你參與評論 請勿發表與政策法規所不允許的言論。所引起的糾紛應由您個人承擔。
2 |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美景旅遊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3 | 當您提交即說明您知曉並同意以上條件。

今天是

美景圖片部落格-風景.攝影.美圖

部落格搜尋 :: Search

中國假期旅行 :: Holiday

旅遊部落格首頁 :: Home

更多旅遊欄目 :: Links

月份歸檔 :: Archives

風光圖片 :: Photos

旅行指南 :: Travel guide

部落格鏈接 :: Blog Links

Technorati Tags

聯繫我們 :: Contact me

中國旅遊部落格網-專注於四川旅遊,西藏旅遊,中國旅遊,出境旅遊
美景旅遊網 版權所有 網站經營許可號:ICP11011674號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Copyright © 2002-2018 MJJQ.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Travel Blog MB20180501-BIG5通過 W3C XHTML 1.0 Transitional 校驗 通過 W3C CSS 校驗